第(2/3)页 “愚昧无知。” 下一刻,顾锦年看向这帮读书人,声音如雷,直接训斥。 “江宁府洪灾之乱,千万百姓于水火之中,本世子献策陛下,陛下采用,自有陛下的用意。” “勾结官商,大肆敛财,也亏尔等想得出来。” “顾家需要敛财吗?本世子需要勾结官商吗?” “当真敛财,当真勾结官商,陛下难道不知吗?” “尔等的意思是否是说,当今圣上愚昧不堪,被本世子蒙骗?到底是你们蠢还是说你们认为陛下愚蠢?” 顾锦年出声,这是他真正开口。 一番话,喷的这群读书人沉默不语。 当然最主要还是因为周围的将士虎视眈眈,都怕谁开口,谁就倒在地上。 众人沉默,继续低着头。 “挑拨一番,就如此愚蠢,集结数千人,是不是就觉得我顾某只是个区区国公之孙,就好欺负了?” “是不是认为,你们站在道德之上,无惧强权,能名流千古?” “是不是认为,你们今日聚集在大夏书院,天下人就会认可你们是一等一的文人?” “被人利用还不知道,读书读进了狗肚子里?” “当真有本事,为何不见你们去江宁府救灾?” “就知道在这里窝里横?” “一群狗一样的东西。” 顾锦年一番怒斥。 把这群人骂的体无完肤。 是啊。 有本事去救灾啊,在这里哔哔赖赖。 可能是顾锦年骂的太狠,有人实在受不了激,望向顾锦年道。 “敢问世子,策是你献的对吗?” 他出声问道。 “是。” 顾锦年点了点头。 “那江宁府现在粮价一千两一石,是不是你要因此负责?” 他继续开口。 “谁跟你说江宁府粮价一千两一石?” 顾锦年看向后者,语气冰冷道。 “现在都这样说。” 后者给予回答。 “哦,到处都说粮价一千两一石,那你就觉得是。” “那如果天下人都说你不是你爹亲生的,是不是就是真的?” 顾锦年出声道。 “你这是强词夺理。” 后者听到这话,瞬间恼怒,指责顾锦年强词夺理。 “你也知道这是强词夺理?我还以为你不知道。” “谣言猛于虎,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他说一千两一石就一千两一石?” 顾锦年直接训斥。 后者立刻没话说了。 “即便不是一千两白银一石,但至少百两银子一石跑不掉。” “世子是否要因此负责?” 又有人站出来,驳斥顾锦年。 “负你娘的责。” 下一刻,顾锦年直接喷起脏话来了。 他读了这么多年的书,说实话真不喜欢骂人,可对方这么脑残不骂一句,这口气真咽不下去。 我献策,皇帝采用,没有第一时间稳住局势,那我就要负责。 以后谁敢献策? 要说一件小事,那还好说。 这么大的事情,也不动动脑子?为了黑而黑?当真是读书读坏了心。 “江宁郡之难,千万难民,水深火热,朝廷六部尚书,举国上下都无人献出良策。” “本世子献策,为国效力,前前后后不过三日时间,你就要让本世子平定江宁郡之祸。” “是你脑子有问题,还是本世子脑子有问题?” “千万难民,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把你淹死,三日平乱,圣人来了也做不到,你能做到吗?” “你要觉得你能做到,我现在入京,面见圣上,给你争取七日时间,平定江宁郡之祸。” “你平下来了,本世子不但向你认错,你要怎么罚,就怎么罚。” “而且,本世子保举你入仕为官,宰相有些夸张,保举你当个尚书还是没问题的。” “只要你立下军令状,七日内平定洪灾,若不平定,全家抄斩,株连九族,本世子现在就入宫。” 顾锦年开口。 对付喷子很简单,当所有人的面,让他来做。 你行你上啊。 有什么争的。 果然。 此言一出,后者顿时沉默了。 让他试一试,他可以试一试。 可问题是,带着株连九族去试,他不敢。 这一刻,众人更加安静下来了。 因为顾锦年说的还真没毛病。 三天内就想让人家平定祸乱,这不是强人所难吗? 别说三日七日了。 三个月他们都解决不了。 “无论如何,策是世子所献,现在江宁府如此,我等也是一时气急败坏,所以才会这般。” “可,世子杀人,就有些过分了吧?” 又有人出声,开始混淆细听了。 道理讲不过就开始讲人品。 汇聚成一句话就是,抛开事实不谈,难道你顾锦年就没错吗? 当真是下头啊。 “杀人?” “这些人还是人吗?” “他们蛊惑人心,制造暴乱,大夏律例,民举器为乱,儒聚人为反,尔等受人蛊惑,愚昧不知,聚集三千余人,大闹书院,你们就不过分吗?” “今日你们敢来找我麻烦,明日是不是就可以找陛下麻烦?” “后日是不是就要推翻大夏,重新立国?” 顾锦年厉声开口。 一顶天大的帽子,瞬间扣在这帮人头顶上。 “我等不敢,世子殿下言重了。” “我等怎可能有这般想法?世子殿下未免太强词夺理了吧?” “我们只是讨要一个说法,怎么扯上造反立国?这简直是无稽之谈。” 一时之间,众人一个个慌张。 这帽子要是戴上了,就是株连九族的下场啊。 “无稽之谈?强词夺理?言重?” “你们现在所作所为,难道不是吗?” “你们觉得不公,刑部是死的?” “你们觉得我勾结官商,陛下是蠢得?” “你们在这里闹事,视大夏六部为何物?视大夏朝堂为何物?” “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 “来人,将这群乱臣贼子,全部缉拿,扣押大牢,本世子拟写奏章,面圣参见。” “不将尔等发配边疆,本世子就不姓顾。” “三叔,抓人。” “王兄,帮我研墨。” 顾锦年是越说火越大。 而一旁的顾宁凡,则是热血沸腾,他真没想到自己这个大侄子,竟然如此凌厉,舌战群儒,简简单单一番话,就能定个祸乱朝纲的罪名。 好啊,好啊,果然好啊。 顾家是武将集团,性子火爆,最大的缺点就是嘴笨,尤其是面对这些读书人的时候,往往能被气个半死。 现在不一样了,有了顾锦年,以后打嘴仗顾家真不怕了。 “来人,将他们全部扣押,送入京都各府大牢,严加看管,无圣令不得放人。” “再去悬灯司,禀告此事,让副指挥使亲自审问,一个一个给老子审问清楚。” “看看到底是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想造反。” 顾宁凡也是扣帽子的好手,这回就不是聚众了,就按造反来查。 恶心人是吧? 这回不把这帮读书人恶心死来,他顾宁凡这名字倒着叫。 “顾兄,无须如此啊,这些人有不少是京都名门,还有很多是各地世家翘楚,这要是全抓走了,会惹来大麻烦。” “顾兄,他们大多数都是被蛊惑之人,虽有过错,但不至于如此,谋反之罪,可容不得玩笑,不能如此啊。” 此时,王富贵与江叶舟纷纷走来,希望顾锦年消消火。 “锦年小友,这帮人罚一罚就够,人也杀,该做的都做了,没必要这般狠辣,否则要出事啊。” “对啊,对啊,锦年小友,此事我等已经知晓,会写奏章,告诉陛下,现在你占据优势,不用担心他们报复,虽杀了些人,但于情于理问题不大,可若是将他们全部抓走。” “只怕.......牵扯太大。” 书院大儒夫子的声音也跟着响起。 他们不希望顾锦年闹得太僵。 整件事情,是这帮人先没道理,按理说顾锦年出来解释一番,如果对方不信,他们再出面就好说多了。 可顾锦年杀人,就有些过分。 但是吧,杀的人都是刺头,而且暗藏祸胎,所以于情于理也没什么大问题,最多就是惹来诟病。 可现在不一样。 顾锦年要将这三千多人全部抓进大牢,而且罪名还是谋反,这帽子扣下来绝对不是小事。 真上纲上线,再加上悬灯司副指挥使乃是顾锦年的六叔,可想而知这帮人下场会有多惨。 而这帮人背后不是这个世家就是那个世家,不是这个京都权贵就是那个京都权贵。 顾锦年真要这样做,就相当于是与大夏一半的世家阀门,权贵文人作对啊。 小惩大诫就行,没必要这般。 可是面对众人的劝说。 顾锦年却面色不改。 “今日不严惩,此事还会发生。” “我知道他们背后是谁,但那又如何?” “诸位夫子。” “顾某真想问一句,你们问我惧不惧他们,为何不问问他们惧不惧我?” “今日,若不严惩他们,顾某绝不罢休。” 顾锦年是真的雷霆大怒。 一次,两次,三次。 次次来找自己麻烦,真就把他当做小孩子欺负是吧? 大夏第一权贵,就这么下贱? 就这么可以任人欺负? 再说了,自己爷爷说过,只要有道理,想怎么闹就怎么闹。 最主要的是,自己舅舅三天前可是亲口说过,有理就行。 那还怕什么? 此言一出。 众人彻底无言,他们看得出来,顾锦年是铁了心要收拾这帮不知死活的家伙。 “顾锦年,你不能这般,我等只是一时受蛊惑罢了,你抓我等入狱,难道就不怕引起天下读书人对你唾骂吗?” “顾锦年,你虽是权贵,但也不可滥用职权,这大夏王朝是李家的,不是你们顾家的。” “你今日若是敢抓我入狱,我必联合所有好友,弹劾你顾家。” “我是隆兴王家之人,祖上有半圣,我是圣人世家,你不能抓我。” “好,好,好,这顶帽子当真扣的好,你说我等意图谋反,你就真不怕满朝文臣弹劾你顾家吗?” 得知自己要被抓入大牢。 这帮人瞬间坐不住了。 这些权贵世家之子,那个不是锦衣玉食,这辈子只听过别人进牢,让他们进牢? 谁受得了这个苦? 尤其是还背上谋反之罪? 这更让他们接受不了。 一道道声音响起。 充满着不服。 更多的还是怒气。 滔天的怒气。 只是,就在这一刻。 滚滚黄沙再次掀起。 又是一千铁骑出现,只不过这些铁骑不是玄武军,也不是悬灯司,而是京门军。 负责镇守京都四门的精锐。 与玄武军同职,只不过分成两个部分罢了。 “住手。” “不得伤人。” 伴随着一道声音响起。 为首是大儒张云海。 他骑乘战马,急速来到人群当中。 而京门军也在第一时间包围众人。 “在下张云海,奉宰相之令。” “前来此地,遣散闹事之人。” 张云海战马疾来,目光第一时间落在这些尸体上,而后手握相令。 这是来救人的。 不得不说,京都就是京都,随便砸个人都是七品官,这要换作任何一府,别说三千个读书人了,就算是三万读书人闹事,也惊不动当朝宰相。 “顾大人。” “此事存在疑惑,相爷已经知晓,会着手彻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