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花昭有些调笑的意味:“想来这门亲事你期待已久了?” “是……是啊。”这倩儿也不是个藏着掖着的性子,虽然羞赧,却也愿意说起往日。 “对方是奴婢同村的秀才,虚长奴婢几岁,人高而白净,性子很是好相与……奴婢虽与他交集不多,但这几次他都十分温柔……”倩儿的眸色都柔和了几分。 “看来是你记挂在心上多年的人儿了。”花昭笑笑。 倩儿实在是不好意思了,低下头来:“叫郡主看笑话了,奴婢都是些难登大雅之堂的小女子心思……” “无妨,也谈不上登不登得了堂,你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了。”她从善如流道。 按理说花昭对于这种旁人私事,尤其是对于一个与她几乎可以称作是陌生人的小丫鬟,是不会过问太多的。 只是她心里惦记着这是太后身边的小丫鬟,一路上若是本就各自安静也就罢了,现在话头已起,若不继续下去,怕事有些不妥。 花昭索性接着问了:“也不知夫家与你家是如何商谈嫁娶事宜的?彩礼预备了多少?” “其他的地方都如常,就是相八字、下聘之类,就奴婢回去之后筹备婚礼。但是他家中也算不得富裕,彩礼也便给得少了些。” “彩礼给得少了些?”花昭心中升起一丝疑惑。 “是啊,在奴婢来家,彩礼都是定额的,无论贫穷还是富贵都是那个数目。但奴婢夫家实在是供他读书花费太多,掏不出那么多钱了……不过也无大碍。” 花昭心想,这彩礼无论穷人家还是富贵人家都是定额,怎么到了她这儿就平白无故少了一些?这彩礼的数目,在封建社会可谓是,夫家对女子的重视程度象征。这书生家再穷,也不至于连面子上的东西都不做足吧? 这就间接反应了这夫家对倩儿的不重视。 这倩儿也是对书生钦慕已久,所以才说服家人不要过分在意彩礼吧。 她忍不住将心中想法道出,点醒倩儿。 倩儿闻言面色却有些为难:“倒也不是婆家不甚重视奴婢,只是婆家念在奴婢已经是个老姑娘了,想让奴婢快快嫁过去,彩礼准备的仓促了些,这才……” 瞧瞧,这已经从心底将自己划进夫家了,还替夫家辩解了起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