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一个母亲的愿望-《小户农女》
第(2/3)页
三房在村里本就有着和善的名声,又有钱,不在乎多养一个两个人的。
禾老三与陈氏也是心善的,想了想就同意了,也就是多给人一碗饭吃,不值当什么。
禾早知道了,也没说什么,只想了想,就将每人负责的差事给调换了一下,老许伯年纪大了,干不了重活,以后就专管大棚那一块,大山则跟着禾老三去镇上,县城送货,王川就帮着干家里的杂活,停段时间去地里看一看,帮着拾掇拾掇,等真正春种秋收了,再请短工。
厨娘却不好找,既然是特意找来做饭的,禾早的要求便高,一则厨艺要好,至少要比陈氏的要好,二则,便是自身要干净利索,讲卫生。
她可不想吃了外人做的饭拉肚子。
村里的妇人也有想上门做饭的,但是都上有老下有小的,累赘一大堆,根本没有时间一天三顿都耗在禾家,有的就算是符合了条件,也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被剔除。
一直等到腊月十五,禾家还没找到合适人选。
三个长工却已经在禾家住了下来,陈氏每日光做饭都是一项大工程,禾春儿与禾早商量了下,便决定先请一个暂时的帮忙,等过年后再好好找一个。
这样一来,就好找多了,柳莺娘的邻居郝三嫂,与卢家也拐弯抹角的姑表亲,男人趁着过年时间出去打工了,家里公公婆婆也都年轻硬朗,只一个十来岁的儿子去镇上当学徒去了,自己一点负担也没有,便来禾家帮几天忙。
她为人还算干净利索,禾早看了她两天,还是比较满意的。
腊月十六这天,三房一家子都准备妥当,赶了驴车去镇上赶集。
年货已经该准备起来了,他们此次去就是拿预约好的皮子,再就是给娘几个挑首饰,顺带换一些崭新的铜钱银子,这时候没有银行,过年却流行发压岁钱,不管是铜钱还是银子,当然是崭新的最体面,尤其是铜钱,崭新的时候还是金灿灿的,很符合过年的气氛!
除了这些,还要买上等的好面,预备过几天蒸大馍用,再割半扇猪肉,蒸大馍的时候一起蒸了好放。
他们的进程很赶,又在挑选首饰的时候浪费了些时间,等到所有东西都买好,天色已经暗了下来,等从粮面铺里出来,却看到赵氏正等在自家驴车旁,看到几个人,脸色便亮堂起来:“我瞅着这驴车就像你们家的,果然就是哩。”
陈氏几个也都很惊讶:“你咋来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