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陆宛芝站起来顺着赵珩所指方向望去,还真是,“若能将滩涂填起来耕种,确实是福及后代之法,但若是要填湖为耕,怕是没这么容易。” 赵珩道:“此事可以从长计议。” 陆宛芝到底晕船,没有在船上久待,上了岸,便见着两边有着不少年纪大的老妪再卖着紫红色的果子,竹编一篮子一篮子的。 赵珩觉得稀奇道:“这是什么?” 老妪见着赵珩便夸奖道:“好俊俏的小郎君,这是杨梅果子,你尝一个……” 赵珩拿起一个果子,也不嫌弃地放在了自己的嘴里,一咬便亮了眼睛,他连将自个儿吃剩一半的杨梅给了陆宛芝道:“你尝尝。” 陆宛芝轻皱眉道:“你让我吃你吃剩下的?” 赵珩道:“怎么了?我不是也常吃你剩下的吗?这叫勤俭节约,你身为山阴知县夫人,不可浪费的。” 陆宛芝从老妪处讨要了一颗新的果子,一咬,便也舒展了眉头,“好吃。” 赵珩道:“这多少一篮子?” “一钱银子一篮。” 赵珩听闻此言睁大了眼眸道:“一钱银子一篮,抢钱呢?” 老妪叹气道:“这位郎君,您看着边上都是山,山阴城之中富贵人多,什么都贵,可我们这边百姓庄稼人的日子可难过的很,就全靠着山里这几颗杨梅过日子。 我家小儿子今年为了摘杨梅,也从树上摔了下来断了腿,这里每年都有人从果树上丧了命的,正想着多卖些杨梅给我儿治腿呢。” 赵珩听闻此言,于心不忍道:“听你的口音不是越州人?” “老婆子我是从襄州城过来的,这越人不擅机杼纺织,都是从大江以北的女子千里迢迢过来做机杼活计的,此处布商繁多,年轻时候靠机杼纺织倒也能挣银两。 可是过了三十多岁,孙儿一生出来,这布商就不要我们这些女工了,我与老头子虽挣了些银两,可是拉扯大三个儿子,给他们造了房屋之后,连老家都不够回去了。 可怜还有一个小儿子没成家立业,在这山上种了几十棵的果树,本想给他娶妻的,谁知……还断了腿。” 赵珩从荷包之中掏出来一两银子道:“你这一箩筐的杨梅,我都要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