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而在他们先后经过吴县和乌程的时候,在当地亲近他们的大族拼死的援救之下,他们先后接上了孙家和吴家的家人,仓皇的逃向了丹阳。 全据吴郡的王易军并没有追击,而是在以陈登和张飞率领的精锐驻守在吴郡之后,率军坐上海船,越过了杭州湾,开始逐步的在会稽攻城略地。 会稽驻守的孙策军,一部分忠心耿耿的在当地驻军将领的率领下离开会稽,前往丹阳归附孙策,而另外一部分本地士卒在大族的煽动下,配合丹阳来的宗帅首领祖郎、本地山越首领潘临、洪明、吴免、华当等人,开始四处扯旗,啸聚山林,自立为王。 王易却不在乎他们怎么闹腾,而是按部就班地占据了沿海的上虞、余姚、句 章等地,在取得立足点之后,对当地百姓宣读政策,同时分发田地种子,将当地的百姓迅速组织起来准备屯田--现在正是四月,之前会稽的很多田地还没成熟,就已经被造反的山越破坏了,却正好是播种早禾的时间。 正在青黄不接的会稽百姓们得到了田地和种子,以及官府借出来的粮草,当下就安定了下来。 数万大军,在王易麾下将领的率领下,也开始了屯田。 军民杂居,相互保护,会稽沿海诸县,立即就平定了下来。 徐晃则是率领着万余最精锐的大军,前往会稽中部的重镇剑县,在那里,面对祖郎等人率领的山越大军,徐晃展现出了他名将的风采,以万余人对数万人,一战击溃对手,擒获洪明,阵斩吴免、华当,祖郎与潘临仅率数千人仓皇逃走,潜入山中。 得到王易指示的徐晃不再追击,而是将战场上俘虏的两万多人甄别一下,分散进行屯田,和之前的俘虏政策一样,强壮者为兵,弱者屯田,和之前的生活一比,刘备军的政策立即就显得无比诱人,当下就有不少人愿意投降,可是想要加入军中还是需要整编的,徐晃就在剑县当地开始一边练兵,一边屯田,占据了这个会稽中央的重镇,会稽南方最繁华的六个县,一下子就显得安全很多了。 “不要急,用事实让江东的老百姓知道,什么人对他们最好。江东可能要长期保持屯田的状态,那些深山老林养不活太多人的,我们分驻各地,截断要道,让那些人就算下山劫掠,也找不到粮食补给。所有田地出产都是军民混杂,等到收割第一波粮食,告诉屯田的百姓,有一半粮食是属于他们的,五年后田地耕牛农具都是他们的,只需要缴纳二成粮食。到时候所有屯田的百姓,都会为了自己的田地,和这些山越拼命地。”王易对徐庶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