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是去还是留-《巴山蜀水幸福长》


    第(3/3)页

    小峰见亮亮呆头呆脑的样子,体内似有一股无名火直往外窜。碍于小舅妈和大外婆在旁边,只得将火压回去。

    赵全菊见亮亮答不上,在旁边又唠唠叨叨地说开了:“平时叫他好好学习,总听不进。长着两只耳朵打蚊子去了。小峰,你给他好好讲讲。”

    小峰找出练习本,又翻出一支残缺不全的笔,开始给亮亮讲解。什么叫正数,什么叫负数,正负数混合运算怎么去括号等,钱小峰按照课本仔仔细细地讲解,接着又跟亮亮演算了几道题,亮亮听得认真,不住点头,表示自己会了。小峰摸着亮亮的头说:“弟弟很聪明嘛。估计是老师督促不严,基础知识学得不扎实而已。”

    赵全菊听小峰如此说,急忙解释:“他们去年开学那个老冯老师还不错,常常逼着他们背书,背不来还要站讲台。冯老师退休换了班主任,他们每天就上几节课,上完就回城了,也没见老师抽学生到讲台上背书,学生想学就学,想交作业就交作业, 越学越不像样,能学到什么东西嘛。”

    小峰也经常在抖音上刷到乡村中学学生学习情况的视频,大多赞扬老师不辞条件艰苦,坚守在大山深处,为了祖国未来和孩子们前程,奉献青春奉献岁月。从亮亮的学习情况来看,乡村中学的教育的确堪忧。邓爷爷曾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如此下去,农村教育将成为改革发展中短板的短板。

    小峰走向灶屋,见妈妈正跟小川舅舅热切地讨论着什么。只听江心月说:“为了亮亮,你们也应该考虑留下来。挣钱的目的是为了孩子,如果钱挣到了,孩子却变坏了,挣钱的意义何在?”

    “可待在家里,一家老小拿什么过日子?更别说培养亮亮了。”

    “家里也可以挣钱,只是没外面挣得多而已。如果在家里能找到事情做,又能管教亮亮,岂不是更好?”

    “只要家里能挣钱,那怕比外面少,能养家糊口,我都愿意待在家里。”

    小峰大概听清了他们的谈话,喊了一声妈妈,便走了过去,随后又将亮亮的学习情况跟他们说了。小峰接着说:“小川舅舅,你有文化,得抽空将亮亮弟弟的基础补起来,越往后学习越难,基础没学懂会拖不走。”

    江小川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钱小峰,三人再次陷入沉默。看来江小川是知道亮亮的学习情况的。

    太阳偏西,江心月载着小峰,带上母亲给的嫩苞谷回城。

    车子在山谷里缓慢行驶。

    “明天上班我去请假,到深圳跟你爸会合。”江心月突然冒出一句,好似下了很大决心似的。

    “好嘞,妈妈。”假寐的钱小峰爽朗应道。

    钱小峰心里奇怪,难道妈妈终于想通了?终于肯离开这片落后守旧的土地,去爸爸那里感受时代的脉搏了?或许是亮亮弟弟溺水,小川舅舅家暴露出的问题让妈妈感触颇深,妈妈才做出这个决定的。

    “妈妈,我来开车吧。”小峰见江心月一脸疲惫,体贴地向江心月提出请求。

    “我不累。这山路七弯八拐,你开车毛手毛脚的,不放心。”江心月果断地拒绝了小峰请求。

    西沉的太阳鲜亮地照在山间沟壑里,背阴处的浓荫和向阳处的光亮形成浓烈对比,仿佛一幅光影分明的影像画。田野里没有车喧马嚣,一片静穆。青油油的禾苗,葱绿挺拔的玉米,还有随风招摇的狗尾巴草、艾草,以及一些不知名的野草,沐浴在金灿灿的阳光里,一幅田园牧哥式的美好画卷。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