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长亭外-《我在古代靠科技富甲一方》


    第(1/3)页

    江若暖此行收账之旅,其实不单单只覆盖了象州南部,还包括了东边。

    南边南浦县周围,都交由钱氏与江若阳,江松父女真正走的,是桂南城周围的象州中部与玉城到柳城之间的东部。

    他们从南浦县出发,往东边到玉城,转而往北直至柳城,最后再往西南经过桂南城直接回到南浦县,走了个“o”型路线。

    换言之,柳城是本次路线的最北点。

    上官淇之所以说是在柳城办事,是因为选择这个城市,能让他与江若暖的同行路线达到最长。

    不过,路途再长,总有尽头时。

    柳城规模颇大,江若暖等人在柳城足足逗留了两天,才把账收完。

    离开的前一晚,两伙人便吃了散伙饭。

    江若暖三人,翌日天刚蒙蒙亮,便从南门口驶离了柳城。

    可没走几里路,上官淇便策马带着小高追了上来,在十里外的长庭来了一场不伦不类的“送别”。

    在江若暖的理解中,古人送别,是因为交通不发达,双方一分开,随随便便就是几个月、几年乃至终生难再聚的悲伤场景。

    可他们在柳城,都是过客,且双方终将往南浦县去,目的地一样,搞个送别算什么事?

    不过拖上官淇的福,江若暖也总算是体验了一把古人送别的经典场景。

    长亭外,官道边,枯草黄连天。

    晨风呼啸银杏卷,朝阳山外山。

    柳城的地理位置也没有多北,居然也有如此萧索的景色。

    江若暖忽然想起前世在小学课本中读到的一篇文章,里边有这么一句话:秋天来了,树叶黄了,树枝秃了。

    嗯,原文江若暖记不清了,但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江若暖自小就是在热带亚热带的地方生活的,莫说是秋天,即便是冬天,树上的树叶也是绿油油的一片。

    当时读到这篇课文,小小的江若暖心中总是充满了疑惑。

    同理还有电视上总说的什么铁树开花百年一遇。

    江若暖只想说,她年年见铁树开花。

    照这么个理儿,不吹不黑,她前世起码活了两千多年。

    正当江若暖胡思乱想的时候,忽然手中被上官淇塞了一个质地有些粗糙的条状物。

    江若暖低头一看,发现居然是截干枯的柳枝条,中间居然还系了跟红绳子。

    “柳谐音留,你明白我的心意吗?”上官淇解释了一句,嗓音低低的,带着绻绻柔情,被晨风吹散了大半。

    江若暖当然明白。

    他是在告诉自己他的不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