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种只要学会使用的机器,就能缝制出美观整洁的绣线,怎么会不贵呢? 培养出一个大绣娘,要花多少年?用多少经历?还有要练习多少绣品? 不得而知。 总之,要很多很多。 且这个人还需要一定的天赋。 可是缝纫机,只需要二十两,就能让一个绣工天赋一般的人,轻轻松松做出漂亮美观的绣品。 也就是说,二十两,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一个大绣娘的价值。 这种东西,卖二十两,很贵吗? 阿秀想得很深,可乔婶却觉得这个价格定得真的是太贵了。 她口中一直喃喃着“太贵了”“这根本不是普通人能用得起的”“以后这绣活究竟还能不能接啊”之类的话,在埋怨。 显然,她在为她日后的外快活计儿操心。 别人都有,做的又快又好,她自己没有,可不就是会被人比了下去吗? 一大一小两人往家走,站在店铺边上的一个妇女听着两人的对话,倒是顿住了脚步,眼中闪过思索。 是啊,普通的老百姓,刨除衣食住行,一年能能攒个几两银子就不错了。 这缝纫机,最低的都快要二十两了,他们得攒个几年才能买得起。 这的确是个大件了。 可缝纫机这种东西,做起衣服来,又是快得多得多的,以后用它来做衣服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换言之,缝纫机被推广开来,定然是大势所趋。 买不起缝纫机的人,却想用缝纫机做秀活儿。 这是一个矛盾点,也是个商机。 妇人越想眼睛越亮。 她家老爷是地主,要买一抬缝纫机,倒也不是难事。 不对,可以买两台,三台…… 只要他们家有这么多缝纫机,租给那些想用缝纫机,却又买不起缝纫机的人。 就跟把田地佃出去一样,等着收租金就是了! 念及此,妇人站不住了,迈开脚步急急朝家中走去。 …… …… …… 江若暖是自个儿赶着骡车回家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