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温允吹了吹于瑞的耳夹说道:“渔户出身怎么了?渔户就不是人了?” “不是,杨姑娘,我不是这个意思,如果按追你的那俩人来说他们是襄王手下的人,那他们追杀你一个手无寸铁的姑娘是为何道理?” 温允满脸骄傲地说道:“那是因为我发现了他们的秘密。” “哦?是何秘密竟让姑娘惹来了杀身之祸。”于瑞好奇地问道。 温允将脑袋贴在于瑞的肩膀上,短短的几个时辰里她便经历了死里脱生的感觉,也许这让她感到了疲倦。 “我累了,我先睡一会。” 于瑞抖了抖肩膀想要让温允继续说下去,可温允已经进入了梦乡没有反应了。 “究竟是什么呢?我一定要弄清楚。”于瑞喃喃自语道。 与此同时的汴京城内。 “陛下,我可是你的亲叔伯,你觉得我会害你嘛?” 年轻的仁宗看着自己面前的叔伯襄王,他感到了一丝不安,确切地来说是十分的不安。襄王在朝中可谓是数一数二的大权臣,他和太后自成一党,太后倚靠襄王的人脉来笼络人心,而襄王想要太后手中的权利,如果可以襄王会把全部的权利都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所以眼前的这个人—仁宗皇帝便成为了他的绊脚石。 “不行,绝对不行,那些人都是我大宋朝的股肱之臣,他们对我,对太后一直都是忠心耿耿,绝对不能因为一封折子就将他们全都撤职查办。” “忠臣?”襄王哈哈大笑道:“我们大宋的朝堂上只有我一个忠臣,只有我才是真正为我们大宋的江山而废寝忘食地担忧着,那些旁人只不过都是为了给自己谋个一官半职罢了。” 仁宗痴痴地望着眼前的这个自称忠臣的人,他不敢说话也不想说话,最后他无奈地瘫在了龙椅上微声说道:“全凭叔伯的意思办吧。” 襄王得了便宜还卖乖,在大殿内走来走去,然后双手背在背上,装作顺从的样子说道:“这也是太后的意思,微臣也只是遵循太后的懿旨办事,那微臣便先告退了。” “唉!”仁宗沉重地叹了口气说道:“朕的忠臣在哪里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