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二十二话 始皇后-《啊,我的主君》
第(3/3)页
“怎么想起问他了?”
“有一点在意。”
“那明天叫他带上他的女人孩子过来陪你。”
“这不好吧,平时也只是礼节性的问候。”
“这孩子就是那么死心眼儿,都是被孔子的学说祸害的。”
“大子不是我生的,严守礼法也没有不对。”
“话是这么说,可生他的人在你宫中事奉,就算是来问候你也该和她打个招呼啊。”
“大子的生母在我这里吗?是哪一位?我都不知道呢。”
“就是你那儿羋姓的夫人。她是跟宣太后来的庶士之后,生在秦,所以叫秦羋。太后也是嫁过来的,跟她来的人也算我秦人。她原来是事奉朕的世妇,有了扶胥以后就搬到现在住的地方也没再回来。正好你这儿缺个夫人就教她顶上,也好和扶胥多见见。可扶胥这孩子连见生母都要按礼法来,这不是读书读傻了吧”
“这样啊。”
唠了唠家常,正神嘱咐赵心儿早些休息后,离开了皇后宫,着手去忙过年的各项事宜。
赵心儿也无倦意,她让身边的人都去休息,独自思考着给扶胥和秦羋制造见面机会。秦羋她见过,住到这里以来也多承她照顾,是个很热心的好人。问题是扶胥,这位大子虽说年龄比赵心儿大很多,但似乎是过于老成了,死守着周礼和儒家经典,可以说是一点都不近人情。就像是一个机器人一样,固定的动作,固定的路线,固定的问候语,你不多问几句,他也不说。虽说是有问必答,恭敬有礼,可是给人一种没有生气的感觉。以前见面的时候,三夫人都是没有缺席的,他的生母羋姓夫人自然是次次在座。可是,扶胥却没有任何表示,只是例行问候皇后,对于生母没有语言上的交流,甚至都没有多看一眼。
难道是母子不和?记得始皇帝和母太后也有不和的时候,不闻不问,不通书信,甚至都不住在一起。诸侯家的母子多有不和,何况是皇帝。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