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那他该怎么判?” “乙判死刑,甲和其门人加上乙的随从判流放。” “要是这个甲是个有身份的,该不该从轻判决?” “不管甲是什么身份,都不该从轻判决。秦律从来都是壹赏壹刑,不能开这个先例!” “那要是甲自杀了呢?” “甲罪不至死,以死谢罪当赦免其门人及其他受牵连的人,以示君主的仁德。” 听了仲父的回答,正神沉默不语。似乎是觉得最坏的结果应验了,连手的温度也降得更低了。赵心儿再一次主动开口,将这个已经结束的话题翻过去,引入新的话题:“既然这么说,我也想到一件事,想问问仲父,不知道能不能问。” 赵政颇感意外:心儿从来没有这么主动说话,自从到了秦帝国,心儿似乎变了不少……这样也好,由心儿发问,正神也能放松一点。 仲父也没有因为赵心儿突然插话而感到不快,依然是遵循着礼仪应答:“皇后请讲,老夫尽力而答。” “也不是什么大事。刚刚想起了一件事情,就想问问:假如有一位女子甲,先与男子乙相好,后来甲嫁给丙为妻,生有一子,但不能确定是乙的儿子,还是丙的儿子。丙死后,甲又与丁相好,生有二子。之前生的一子杀了丁及其二子。那么乙会不会被牵连?” “皇后说的倒不好办呐……首先,甲和丙是无罪的,因为甲没有教唆儿子杀人,丙已经死了就不能追究。要是甲说儿子是乙的,那么乙作为父亲会被牵连,如果不是就不受牵连。” “如果杀人的那个儿子有爵位,乙将他当成自己的儿子,那么乙会不会为了儿子做些什么?” “要是这样的话,那就替他顶罪,然后自杀。这样儿子的爵位不会受影响,对被杀的丁也有交代。” “这样不会违反律法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