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五章 千里觅封侯-《隋末之乱臣贼子》
第(2/3)页
“啊!”崔战显然是没有想到,李信言语的背后居然是这个潜台词,一下子站在那里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你没想到吧!你前脚帮了皇帝陛下,后脚皇帝陛下就要找你算账了。”崔叔重嘴角露出一丝笑容,指着崔战说道:“有些事情你不动,皇上让你查,那是对你的信任,若是皇上自己来查,那才是最大的危机,说明皇上也不信任你了。这次辛亏老夫让你去走了一遭,表明我崔家的态度,不然的话,这次等上门来的就是锦衣卫了。”
“主上英明。”崔战心中一阵骇然,他不曾想到,这里面的事情居然是如此的多,简直是让人难以想象,现在回想起来,让他不寒而栗。
“召集山东的世家,这件事情也该说说了,这不是我崔家一个人的事情,整个山东的世家都要在里面。”崔叔重冷笑道:“不能让我们崔家在前面冲锋陷阵,他们在一边看笑话的。我崔家立了功劳,所有的世家大族都得到好处,哪里有这样的好事情!”
“是。”崔战心中一阵激动,此事由崔家出头,何尝不是李信认可崔家的地位呢!他想起山腰处的那个高大而健壮的身影,心中一阵火热。
李信离开济南之后,并没有留在山东,而是经过汴州,然后乘船回到洛阳,虽然他掌握了天下,但是不得不承认,他的大本营还在关中一带,长安、洛阳才是他的大本营。至于关东,恐怕在未来很长的时间内,还是属于世家大族掌控,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等李信回到长安的时候,已经是十一月份了,天气已经变冷,草原上早就是大雪覆盖,这一次大战之后,突厥人的生活环境将再次恶化,为了避免被李信大军所消灭。过度的削弱了自己的力量,颉利可汗在败退之后,强行迁移南方部落,向更北的地方前进,这将是一个长期而痛苦的过程。
要知道,颉利可汗最强大的时候,突厥人的帐篷已经到了定襄一带,那个时候的突厥人是何等的嚣张,现在不一样了。大唐的兵马已经攻下了定襄,以苏定方为首的骑兵肆虐整个草原,程咬金、王君廓、李孝恭等大唐名将,率领一万或者数万大军不等。不断的杀戮或者是驱赶着突厥人,将他们赶到更北的方向,被俘虏的突厥女子还好一diǎn,都是送给军功者为妾为奴。但是那些突厥男人就吃了大亏了,必定是被送做修路大军。
虽然有的人为了避免修路,带着族人离开比较温暖的南方。可是在遥远的北方死伤更多,大雪覆盖整个草原,战马失去了草料,牛羊更是死伤无数,许多老人主动的走出了温暖的帐篷,他们将会前往草原深处,寻找粮食,最后的结果是可想而知,这种情况在历年也是很少见的,今年随着突厥的战败,再次出现了。
作为大唐皇帝不会在这些,大将军李靖坐镇太原,督导大军,他上奏李信,准备在十二月的时候,将大军撤回,休养生息。李信准许了这个建议,并且命人给大军送去了金钱、粮食,以犒赏三军将士,至于牛羊却是不用,大军北征,也不知道弄了多少的牛羊,除掉耕牛之外,那些绵羊,都将成为将士们口中食物。
“陛下,锦衣卫沈大人来了。”运河之上,李信靠在乌篷船上,手中放着一个鱼竿,正在钓鱼,独孤凤经过自己数月的耕耘,也已经有身孕在身, 李信无聊的时候只能出来散散心,在这个娱乐极度缺乏的时代,李信除掉一些男女之事外,晚上很少找到娱乐了。
“让他来吧!”李信摆了摆手说道。
“陛下!”沈千秋脸上露出一丝慌乱,拜倒在地,说道:“锦衣卫失去了李将军的消息了。”
“李将军?玄霸!”李信一下子站起身来,失声说道:“怎么回事,大前天不是还接到他的消息了吗?现在不怎么不在了?他的兵马已经到什么地方了?”
“金山附近,不过突厥牙帐附近兵马还是有不少的,阿史那泥孰当初都上书说,大军前进的速度太快,有可能是契苾何力设下的圈套。建议大军退兵,陛下当初也同意了他的看法。臣这不是送了陛下的退兵诏书了吗?但是臣担心的是,来不及见到李将军。按照道理,玄霸将军那里两天会来一封奏章,但是如今,还没有接到奏章,臣就有些担心啊!”
“不会,再等等。”李信神情中露出一丝慌乱,说道:“也许是信使慢了,再等等就是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