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强调,解决江南的问题是一个相对长久的过程,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甚至五年以上。江南问题的需要一步步解决,不能企图一步到位。 为了说明这一点,张青云举例说明了江南问题恶化所经历的过程,一件事情从好到坏容易,但是拨乱反正却不容易。但是江南从好到坏这个过程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何况现在要重新整肃? 张青云这样的说法有两个核心,第一个核心是他强调了江南现有干部群众的重要姓,提出要解决江南问题,首先就是要善于利于江南现有的干部群众的力量。 而第二个核心,他强调的解决江南问题是一场持久战,驳斥了速胜论。 他的这两个提法完全是全新的提法,会场上大家交头接耳,显然,无论是中央的领导,还是老干部、老同志从张青云的讲话中都听到了有用的信息。 占江晖在座,他听了张青云这样的讲话,神色明显缓和了很多。陈杰发言过后,他本以为张青云不会再有出彩的地方了,但没想到,张青云对江南的问题的确看得深,考虑问题的周全程度甚至还要超过陈杰。 “青云同志,我问你一个问题。你讲了江南现有干部群众的重要姓,这一点很好。但是我知道,当年江南的干部改革是做得非常好的,为什么现在江南会是如此局面,你认为是因为改革的原因吗?”发言的是全国人大前民族委员会主任侯林。 侯林也是江南籍的干部,其籍贯是江南衡水,他本人是江南大学毕业,行政级别也是正部长级的干部,他在江南的老乡中是颇有声望的人。 但是张青云和其接触不多,据说在京城有个江南同乡会,能进这个同乡会的都是江南的骄傲,侯林便是这个同乡会的名誉会长,张青云因在京城呆的时间不长,也没有和这里面的人有接触。 面对侯林这样的老前辈,张青云自然是要小心应对,他道:“江南的干部制度改革是没有问题的。相反,我认为江南的改革很成功。刚才陈杰同志说得好啊,江南之弊在于派系争斗,官商纠结在一起,江南民谣有‘四化论’,这就很深刻的说明了江南问题的根源。 不管什么制度改革,如果没有很好的纪律监察体制,干部队伍和[***]沾上了关系,任何改革的成果都是保不住的。我们江南的干部制度改革,改的是干部选拔、考察、任用的方式,并没有涉及到其他。 所以,江南的局面恶化,和我们搞的干部制度改革是没有关系的。只是江南局面至此,让我们大好的形势化为乌有,还是让人扼腕叹息的!” 张青云回答完这个问题,会场突然安静了下来,竟然再没有一个人来提问。停顿了大约十几秒钟,一些老干部老同志开始交换意见,而坐在正中的三巨头也在互相之间交换意见。 又等了大约一分钟的样子,杜总朝秘书长殷林招招手,殷林站起身来绕过去到杜总旁边,杜总对他附耳低语了几句,殷林回来后宣布休会! 张青云抬手看看表,会议整整开了四个小时,现在已经是下午一点了。看来,今天的会议要开一整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