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失落的文明-《随身带着如意扇》


    第(2/3)页

    两头巨大石兽中间有个石门,但被一棵粗大的参天老树堵住,所以一干人就攀着城墙上长满的灌木、老藤爬了上。

    爬到上面,他们顿时被眼前的一切震惊了。

    这分明是一个用巨石砌就的圆形石城。石城依着一面石壁而建,里面用巨石砌就的屋舍林立,不过都长满了杂草树木老藤。科考人员顺着藤蔓爬下城墙。用开山刀砍出一条可容行走的路来。忽然,旁边有人发现,他们旁边用巨石砌就的石墙上凿刻着一幅幅线条粗犷、抽象的壁画,其中还掺杂着一些莫名的字。这下科考人员法淡定了,这些东西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和专业范围,所以连忙打电话报告上级部门。

    国家有关部门接到报告。迅速组织一支考古队对位于深山之中的石城进行探索,并用科学仪器对此处遗迹所存在的年代进行鉴定

    可等看到仪器上所显示的数字后,一众考古人员都认为仪器坏了。

    在考古已知的数据中,南州境内在万年以前就有先民在此活动,但科技仪器上显示的也是万年前,那就不同了。怎么可能,那时候的先民估计还是野人形态。怎么可能砌出这么高的石墙?雕刻出这么jīng美的石像?还有这么完整的字?这不瞎搞吗?

    众多考古专家对此表示怀疑。

    在接下来的考古中,考古队对城中一些倒塌的石屋和周围一处貌似墓葬的地方进行试发掘,竟然从里面得到了众多石器、木器、陶器甚至是一些金器和玉器。他们原以为这里只是一处远古蛮荒部落的存在,但现在所发现的一切,显然已超出了一个部落的范围,有理由相信,这里已经发展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化,也就是这个地区的明。

    中国有两个传承良好的明。一个是黄河明,一个是长江明,这两个明历来都被认为是华夏民族明的源头。

    但现在也有专家学者提出了沿海明一,认为在沿海一带,也曾出现过璀璨的明,可是因为没有直接证据证实,这个法最后不了了之。如今发现的遗址。恰恰证明沿海存在明这一点。也就是在远古时期,在沿海一带也曾出现过属于自己的明。

    但是这些先民后来了哪里呢?

    万年以前,台湾时浮时沉,中间有大陆板块沟通。难道这些先民跑到那边了?但又不太可能,因为台湾那边已知的部落中,没有一个跟眼前这个传承良好的明相似,不用什么字之类的东西了。这些问题萦绕在考古专家学者脑海,一直不得其解。

    不久后,一篇名为“失落的明――蛮荒古迹”的章被发表在国家的主流媒体上,其中有大量在古城中发现的器物、雕像和字的图片。

    这一篇章一出世,就被国内外媒体疯狂转载。国内外的考古专家学者知道这个消息顿时坐不住了,因为这个发现,等于在改写历史,不仅是华夏的历史,而且是世界的历史。大家都想亲自到地方看看,纷纷往目的地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