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梁达很生气-《北宋:靖康之变后逆袭为帝》


    第(2/3)页

    梁达目瞪口呆,“这……她什么时候雇用了这么多的劳动力?”

    其实赵璎珞早在春天就开始做准备。

    去年成功购入四十万亩田之后,因为农户的短缺,只有二十万亩田种植了冬小麦,剩余二十万亩耕地撂荒,不心疼是假的。

    既然这些田租不出去,那何不像后世那般,以大规模农场的形式,自己雇佣劳动力去耕种?

    开封城有数十万人,再加上开封城周边为躲避兵灾的流民,足有一二百万人,如果雇佣这些人成为田庄的劳动力,就可以解决佃农不足的问题。

    她的提议,自然得到了宗泽和吕好问的支持,于是,一场大规模招募在冬小麦丰收前就大规模铺开。

    只不过这次招募的对象绝大部分是散落在开封城外的流民,闹出的动静并没有那么大。

    赵璎珞给这些流民的待遇是,包吃包住,除此之外每人每天五个铜板作为佣金,

    兵祸之下,那些流民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有的甚至逼不得已卖儿卖女得点钱来维持一段时间的生存。

    赵璎珞开出这样优厚的条件,很快吸引了大批量的流民报名,短短几天时间就募集到了数千人的规模。

    优中选优,留下那些有种田经验的、身强力壮的、不偷奸耍滑,老实忠厚的人之后,数千人的规模缩减到了六百人的精英。

    再经过一个多月的种植培训,直到半个月前才成为熟练的劳动能手。

    至于被刷下来的那些人,赵璎珞自有其他用处,根据他们各自所擅长的,分别分配成了泥瓦匠、木工、铁匠,醉芙蓉扩店后的跑堂,识字的则被安排到了大宋银行接受培训,以便为大宋银行以后的扩张做准备。

    梁达的官家赵石见自家主君情绪很不好,便宽慰他道,“即便她有充足的劳动力又有何妨,当初的赌约是以她的二十万亩地的产量和我们五十万亩地的产量相比较,她即便种上一百万亩又何妨?”

    梁达想想也是,心中的焦虑感稍稍缓解。

    整个六月,梁达从赵璎珞那挖过来的农户基本上原样照办赵璎珞教给他们的方法,该间苗间苗,该除草就除草,该捉虫就捉虫,该施肥就施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