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比如战列舰这种镇国支柱……这玩意别说区区一个造船厂了,就算是五大国防企业全部加起来也无法单独造出来啊。 因为战列舰这东西背后涉及的东西可太多了,是需要集合整个帝国的工业力量才能够制造的出来。 比如战列舰使用的表面硬化装甲,这东西是国内少数几个大型钢铁公司的产品……五大武器公司可没这技术也没这产品。 再比如三百毫米舰炮,这舰炮本身虽然是国防工业里舰炮工厂生产的,但是原材料也是那些钢铁公司提供的,设备就更不用说了……少不了国内那几家大型机床供应商的存在。 还有战列舰里头的电气化设备,比如发电机,探照灯,内部照明,内部电话通讯系统等等……这些东西五大武器公司都没有涉及,都需要找国内的那几家电气化公司委托研发以及采购。 还有光学观瞄系统,这东西也和五大武器公司没啥关系……舰载的大型高精度光学系统,那都是找镇江光学订购的……五大武器公司虽然也有一家生产望远镜的工厂,但是真心搞不来这种顶级光学产品! 这东西的加工精度在当代的大楚帝国可不是随便就能搞的,属于超高精度的精密光学机械产品…… 不仅仅舰载光学系统如此,就连炮兵部队里所使用的常规光学系统,也是找镇江光学或长安光学订购的。 顺带一提,随着常规火炮的射程越来越远,为了精确瞄准也需要专门的光学系统配合使用,这就是火炮瞄准镜了……而这东西的精度非常高,加工难度极大,价格也非常昂贵。 楚军的炮兵手册里明确规定,炮兵阵地失守或行进过程里需要抛弃火炮撤离的话,火炮可以扔,但是火炮瞄准镜必须带走。 别看这玩意小小的一件,但是可贵了…… 顶级光学产品,在任何时代里都是属于最顶级的工业产品之一,价格也不便宜……一战二战时期的各种军用光学产品,如侦察机上用的照相机,常规火炮瞄准镜,舰载大型测距仪,再到战后的各种卫星上使用的照相机,然后到半导体时代里的光刻机里的镜头……全都是各自时代里的顶级工业产品,没点硬实力你根本搞不出来。 这些光学产品如此,而战列舰上的其他诸多设备也往往代表着帝国当代的顶级工业实力……这么多东 西不可能是一家造船厂能够搞定的,甚至都不可能是五大武器公司能够搞定的。 这玩意,是需要集合整个帝国的顶级工业力量才能够造出来的……怎么说呢,战列舰这东西光是各种设计图纸,就堆满了几个屋子……这说的可是成品设计图纸哦! 为什么这么多? 因为战列舰设计可不是只有一个三视图啊,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外观轮廓图啊,还有内部各种舱室,各种子系统,零部件的详细设计图纸啊。 战舰这东西,就是由无数积木搭建而来的……而每一个积木都需要一份完整的图纸。 要建造如此复杂的战列舰,根本不是一个两个企业能够搞定的。 当然了,各种军用车辆的复杂性,远远无法和战列舰相提并论,但依旧不是第五大国防公司能够独立搞定的……这能够进行整合工作那都已经是各大汽车公司提供大量技术支持的情况下才能做到。 要不然,他们也只能抓瞎…… 当然了,五大汽车公司他们其实也只是个下游企业而已,他们上头也有一大堆的各种供应商,背后站着的依旧是大楚帝国的整个工业体系。 大楚帝国的工业体系发展到现在,早已经细分为数百类行业,无数各种产品的庞大复杂体系……注意,这说的不是数百种行业,而是数百类行业……这每一类行业里下头还有无数种更细分的行业呢…… 比如搞纺织的,各种纺织产品、工艺、应用产品那可多了去,纺织行业里又细分纺纱,织布,印染,成衣等一大堆。 哪怕是纺纱,也细分一大堆各种类型的纺纱啊,有棉纺,毛纺,丝纺,人造丝……再把棉纺里进行细分,就有各种规格,各种不同用途的棉纺……比如宋氏纺织公司里主打的牛仔布,人家虽然也是棉布,但是布料非常特殊。 光是一个纺织行业,就能细分出来一大堆的各种细分工业。 但是纺织加工,也只是大楚帝国工业体系里的一环而已! 有着大楚帝国里庞大工业体系,这才支撑起来了帝国的庞大先进国防,支撑起来了迅速发展的汽车产业,支撑起来大楚帝国七亿多,即将达到八亿人口的温饱生活。 为了支撑这个庞大的工业体系,八亿人口的温饱生活……大楚帝国也在全球范围内掠夺各种原材料。 开启第二次工业革命,帝国八亿人口整体温饱的背后,是对各种农畜工业原材料的海量需求! 所以,大楚帝国最近几年对海外各藩属国的控制力度有增无减,并且不满足于早期的代理人粗放式控制,而是通过表面上投资为主的经济手段更加深入的控制、引导这些土着国家的劳动生产……以获得更多的原材料,或者说劳动剩余价值! 免费阅读. 第(3/3)页